泉州市烟草专卖局非法流通真品卷烟查获量多年来一直居福建省局系统第一位,占全省查获量的30%左右。2016年起,按照国家局要求,专卖部门要对查获卷烟的32位喷码全部进行识别、抄录和限时上报。
据统计,泉州市局专卖人员每月用于卷烟喷码识别录入的总时长达140.56小时,平均准确率仅为86.61%,任务重、耗时长且差错率高。
这项工作仅靠人工识别录入的方式进行,按照“肉眼识别喷码—纸上抄录—录入码段数据—信息解码—转录系统”的流程,一条卷烟的相关信息从识别到录入平均需要40秒左右。

就如何采用智能方式替代人工识别,小组成员形成三种解决思路:开发小软件,实现信息解码环节自动匹配及录入卷烟喷码自动校验;直接采购卷烟喷码识别设备;自主研制卷烟喷码识别设备。
经测试验证,按照思路一的方向,虽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对提高卷烟喷码识别效率不能达到突破性改善;按照思路二的方向,市面上没有针对卷烟32位喷码进行识别录入的设备,需进行二次开发且成本较高。因此,从经济性、技术难度、预计可行性等方面考虑,决定按照思路三开展改善。
小组将整套设备分为前端图像采集系统、后端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自主研发制作,前者主要功能是将卷烟喷码转化成图片形式,后者负责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校验、识别和数据转化,二者分别研制成功后按照外观需求进行整机组合。
课题完成后,卷烟条均识别录入耗时由39.82秒降至4.55秒,平均识别准确率提高到98.62%。以2016年的查获量计算,5.17万条卷烟的喷码可减少识别抄录耗时506.5小时。同时,大量人力资源得以解放,专卖人员可以有更多精力从事日常监管工作。